华人一语广告

明代书画收藏概况 1.建筑美术理论

2022-05-04 08:28:19 0

    明代书画收藏概况 1

    作者:核实中..2010-01-22 16:12:43 来源:中国建筑家网

      明代立国之初,接收元内府奎章阁法书名画,数量可观,交由司礼太监管理。今日流传的若干名书画中,上钤“稽察司”半印,以及前隔水花绫上存有骑缝编号的作品,都是在明初宫中收藏过的明证。
      虽然明初政局基本稳定下来,逐渐留意充实内库,毕竟活动范围有限,民间法书名画尚处于隐蔽之中,即使有人为邀功而出面献纳,却不见具备和谐的气氛,扰存戒心,自然影响鉴藏工作的开展。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不久,在某臣僚所进献之抄获品宋李公麟《摹韦偃牧放图》长卷的拖尼上,有其本人亲笔题跋数行,大事夸耀依靠战马夺天下的豪言壮语。这种情况如何能谈起艺术欣赏?待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,形势有所好转。永乐(1403— 1424)中有姚广孝为庋藏鉴别,滕用亨征为供奉翰林中书,亦为宫中书画鉴定真伪。迄宣德(1426—1435)朱瞻基朝,由于统治者的自身讲求,并设画院,延揽人才,这方面事业得以开始,至宪宗(1465—1487)、孝宗(1488--1505)已成为有明一代书画艺术活动的极盛时期,再往后随着国家多事,此风又趋低潮。更有甚者,由于宫廷内库管理上的紊乱,无账目可稽,致使太监中盗窃者有之,以赝充真者有之,在明人笔记中均有所涉及。隆庆(1567— 1572)、万历(1573—1620)间,国库空虚,以庋藏历代名书画折俸,于是从宫中源源散出之名迹流入私家之手,从而鉴藏之风因此抬头,相应的鉴赏水平随之提高,有后来居上之势。
      成化后期(1476— 1480),太监钱能、王赐在陪都南京官邸,每隔五日派人运出两柜历代法书名画巡回交换展出,相互欣赏为乐。御史司马得以参与其事,据云其中多晋、唐、两宋名迹。就在此时,封云南黔宁王沐英府全部珍藏又归其所有,称雄一时。当时著名画家兼鉴藏家沈周在《客座新闻》中对之做过估价,能值四万余两白银之巨,在那时诚是骇人的天文数字!由此可知,明代中后期政治之所以衰败,正是宦官专权之结果,一直延伸到王朝的覆灭。此是题外浯,但不影响这一代鉴藏家的活动。
      官拜华盖殿大学士的李东阳,汇缘太监刘瑾而青云直上。此人能诗善篆书,留意古代书画的收藏,有名于时。经他本人鉴藏过的名迹大都有其题记,如北宋米芾《苕溪诗》,苏轼《二赋》、《四时诗》、《寒食帖》,朱熹《二札》,任询《书韩愈秋怀诗》,传为唐虞世南《汝南公主墓铭》,唐林藻《深慰帖》,蔡襄《茶录》,赵孟頫书《王诜烟江叠嶂诗》大字卷等。《苕溪诗》前后引首和跋文 (见图,图为局部)。李氏用玉筋篆及行书题写,极为重视。由于本人所处高位,搜集的法书名家委实可观,惟卒后没籍。所藏珍品悉数充公,昙花一现。
      著名画家沈周世居长洲(苏州),一生不图仕进,为吴门四家之领袖,闻名遐迩,家富收藏,精鉴赏。他除了本人搜集到的以外,还继承父辈传下的名迹,兼之后来又从画家刘珏处得到其生前所藏的五代、两宋、元人佳品,与原藏的《万岁通天帖》、郭忠恕《雪霁江行图》、李公麟《女孝经图》、苏轼《前后赤壁赋》、米芾《蜀素帖》、林逋《两札》、黄庭坚《忆旧游诗》、陆游《自书诗》、石延年《古松诗》以及王蒙《太白山图》诸巨迹汇在一起,堪称壮观。
      与沈周友善之名宦书法家吴宽(原博),以鉴赏书画唱和自娱,家中收藏不亚于沈氏,曾为之长跋的林藻《深慰帖》,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由长春伪宫佚出,毁于回禄之灾。吴氏鉴藏之法书名画偶记于所撰之《家藏集》中,可谓而按索之,但仍有不少名作遗漏不载,蔡襄《十帖》、僧简《梅坡诗》早巳不知下落。文天祥《宏斋帖》尚流传至今,由故宫博物院收藏,原件从长春伪宫佚出,后经山西某人(铁路工程师)转手售与故宫,据说又转入中国历史博物馆。

      分享到:
      责任编辑:[中国美术家网]-[中国建筑艺术网]

        相关标签>>美术理论 收藏

          :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,不代表[中国建筑艺术网]的立场,也不代表[中国建筑艺术网]的价值判断。
        var jiathis_config={ urlhttp://www.jianzhujia.net title明代书画收藏概况 1 summary明代书画收藏概况 1 " }
        本文来源: 经理人网 责任编辑:tom.jon
      郑重声明:华人一语刊发或转载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版权及商务咨询:578155307@qq.com)
      0.028447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