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核实中..2009-09-17 14:13:31 来源:中国建筑家网
三、十九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
比散普尔再晚一辈的要算奥地利人瓦格纳Otto Wagner (1841-1918),他是散普尔的学生,受过古典训练,到50 岁以后主持维也纳学院建筑专业。就在这时,他思想转变,著《新建筑》Moderne Archiektur , 1895 出版,1914年四版。这时“新建筑”一词首次用德语正式出现。书中主张艺术创作只能来自生活,新结构原理和新材料必导致新形式出现,和新时代要求取得协调。他1906年在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营业厅拱形钢架玻璃天花处理上(图4),和1910年在维也纳大学图书馆外墙处理方案,用大片石板接缝表明是贴面而不是实砌,都是新颖手法(图5), 1910年他为维也纳市一个区中心作规划,受他影响的建筑家集团,被称为“维也纳学派”。
9 “维也纳学派”
10 “分离派”
“维也纳学派”到1897年,一部分成员闹意见而树立异帜,变为“分离派”Secession,以霍夫曼Josef Hoffmann(1870-1956)为中坚,1903年他创设“维也纳工社”Wiener werkstatte,这作坊持续到30年代。他一面进行建筑设计工作,一面在工社之持对日用品以新巴洛克手法美化造型。分离派1898年在维也纳举办分离浓展览会。影响所及,到1920 年还被日本建筑界所依附并作些实践。这派最初妥过‘新艺术运动”Art Nouveau , Jugendsilt 的熏陶。
11 “新艺术运动”
“新艺术运动”,始创自工业化先进国比利时,从1890年起,以凡特维尔德Hear1vande (1863-1957)为首,反对新古典。“新艺术运动,主张建筑形式应服从功能与结构。这又要回溯到美国人沙利文Louis Henry Sullivan(1856-1924)的“形式服从功能”Form follows function一套理论。但“新艺术运动”久而流于偏重装饰,以至这运动的西班牙代表人戈地Antoni Gaudi (1852-1926)的作品充满漪形曲面作风(图6、7)。
12 “德制联盟”
“新艺术运动”,最后被1907年出现的以工业家、艺术家、建筑家、社会学家合办的“德意志制造联盟”Deutsche Werkbund所取代。“新艺术运动”和“德制联盟”,都是继承1875年开始的英国拉斯金与莫里斯倡议的“工艺美术运动”,所不同的是英国人要复古,而德国人正相反,要使机器产物变为艺术品。英国建筑家麦金陶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(1868-1928)作为一个新派“苏格兰”集团成员,其作品对瓦格纳门徒和“分离”分子有强烈影响。所有这些运动和流派,都是反抗古典建筑艺术虚伪没落这一方面,要求适应新时代而形成的集团,是20世纪创造新建筑活动的先锋。
13 贝仑斯
比瓦格纳晚一辈的是德国人贝仑斯Peter Behrens( 1868-1940)。他先学绘画和图案画,然后转向建筑,是第一个把工业广房开华到艺术领域者。1908年他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设计透平机制造车间(图8),开始探求新建筑面貌,是继辛克勒1825年设计思想的第二次革新。这年,和贝仑斯同岁的麦金陶什在格拉斯哥设计的苏格兰艺术学院图书馆(图9),也以新面貌出现而完工。
14 路斯
新建筑实事求是地去掉无谓浮饰。头一个公开反对装饰的是奥地利人路斯Ado1f Loos(1070-1933)。1908年他著文《 装饰和罪恶》Ornament and Yerbrechen,要把人类从装饰中解放出来。1910 年他设计的住宅(图9)墙面光平,窗用大片玻璃,有的不分格子。14 年以后,法国才出现类似的住宅(图10)。
贝仑斯对下一代形响很大,今天西方所称的一些“大师”,多半曾经作该他的助手。1910年瑞士的勒•柯布西埃LeCorbusier( 1887 一1966)进入贝仑斯柏林事务所,这时,两名德国人,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(1883-1969)和密斯Ludwig Miesvan der Rohe(1886-1970)则早已在这里工作,格罗皮乌斯并居负责地位。这三人从贝仑斯学到些十么呢?柯布西埃懂得了新艺术的科技根源,密斯继承了贝奋斯的谨严古典规范,而这规范是辛克勒新古典主义一传到贝仑斯再传到密斯的,格罗皮乌斯体会了工业化深远意义,为后来教学主张作准备,三个人的信徒再把这些教义广为传播,就出现今天西方西方建筑设计思想上如班固所说:“盔出并作”、 “好恶殊方”、“各引一端,崇其所善”的五花八门局面。贝仑斯的古典观念从未根除。在他把厚重墙面放在透平机车间两转角,就可以看出他争取稳重厚实的保守构思。以后他在工业或民用建筑中,基本上都采用古典手法,只是没有装饰罢了。在透平机车间的革新处理以后,他的造型再也未前进一步。
15 格罗皮乌斯
继承而又推进贝仑斯传统的,是格罗皮乌斯。他出生于建筑工作者家庭,而叔祖也是建筑师并和辛克勒友善,这说明格罗皮乌斯时代思想来源。1911年他设计“法古斯”,鞋楦厂(图11) 坐落在今西德中部一个镇。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建筑,堪列为现代作品的首创。把这厂房与贝仑斯的透平机车间比较,就不难看出,贝仑斯虽然把工业厂房提升到到建筑艺术领城,但仍旧停留在庄重严肃阶段,给人以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印象,而鞋楦厂则一片轻灵,明净而空透,特别在外面转角,不用墙墩而全用玻璐,这是现代建筑持征的转角窗初次出现,是继贝仑斯1908年透平机车间第三次革新。此外,格罗皮乌斯远在1 910 年就设想,用预制构件解决经济大量建造住宅问题,更可谓是具有先见的人。1914 年在德国科隆举办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展览会场,他设计一座工厂兼办公组合楼(图12 ,已毁), 两翼安置半圆形玻璃窗包围的螺旋扶梯,是前所来见的新颖处理手法。与法古斯鞋植厂一同树立了直到今天人们仍熟见的现代体型。
16 “包豪斯”
第一次大战后的德国,经济受到严重破坏,人们都在寻找出路,摸索方向,作各种尝试。格罗皮乌斯是前述“德制联盟”主要成员。这联盟包括工人、艺术家、厂主,共同合作产生“美观诚实”日用品。“包豪斯”Bauhaus(建筑学校)是继承这工业结合艺术的传统而于1919 年成立。地址在魏玛城,由凡特维尔德于1903 年创办的艺术职业学校Kunstgewerbeschule和更早的美术学院Hochschule fur bildendekunst改组成装饰与造型合并,把建筑、绘画、雕刻熔于一炉而开办的。格罗皮乌斯是第一任校长。他延致欧洲各派艺术家来包豪斯讲学。首先注重学生对材料的接触和认识,并打破艺木家与手工业有的羞别,在实验室半年,然后接受理论称实际工作,再加上两年建筑结构工程进修。因格罗皮乌斯办学用人政策遭当地保介势力反对,“包豪斯”1925 年迁校到德绍城,并由格罗皮乌斯立即着手设计兴造新校舍(图13、14 ) ,包括教室、行政管理、手工场:交谊、学生宿舍五部分,是当时范围很大的建筑群。用现代语言,通过工业建筑手法处理民用建筑,但看起来还是学校而不像工厂。这时在教学上,把在魏玛时代艺术家结合工人师傅的授课制度,改由一名专任教师指导,手工场和外面工业生产单位挂钩,并加强建筑专业科目,格罗皮乌斯1928年前校去柏林开业,由梅耶Hannes Meyer (1889-1954)继任。1932年纳粹政权关闭“包豪斯”,又迁校柏林,不到一年停办,“包豪斯”是两次世界大战中间时代最具关键性的设计动力,1926 年有学生200人,在校史14 年中,共培养1200 名学生,其中有些是留校杰出教师。学生来自各地,有中国人一名,日本人一名。1937 年“包豪斯”前教师纳吉Loszlo Moboly Nagy(1895-1946)到美国芝加哥,设“新包豪斯”,1944年改组为设计学院,1949 年并入伊利诺工学院。1955年“包豪斯”29届毕业同学比勒Max Bill 是西德乌尔姆Ulm 城设计学院Hochschule for Gestaltung创始人之一,继承“包豪斯”一些教学特点,他负贵教建筑设计课并兴建新校舍。格罗皮乌斯1934 年避离纳粹政权到了英国,和伦敦一英国建筑师合伙,完成“印平敦”学院Impimton College校舍工程,1937年赴美国。
17 密斯
密斯是德籍犹太人,父亲是石工。他只读过小学和中技校。15 岁时进一私人建筑事务所当学徒。19 岁时去柏林,1908年入贝仑斯事务所。1913 年在柏林自设事务所。第一次世界大站期间当工兵。从1919年起,他把全副精力用在钢架加玻璃幕墙的建筑研究(图15 、16 ) ,作些方案模型,恰好为以后美国离层建筑奠定造型基础。1926 年他在柏林设计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Rosa Luxemburg & Karl Liebknecht 就义纪念碑(图17 ); 1919年是首次出现的清水砖砌纪念建筑(后被纳粹政权拆毁); 1927 年他主持“德制联盟’举办的斯图加特居住建筑示范展览(图18 、19 ),遨请欧洲建筑家参加设计,如法国的柯布西埃、德国的贝仑斯与格罗皮乌斯等17 人,各自在划好地段内涉及建造一所住宅公离,集合成一新村.时柯布西埃的参加,密斯回忆说:“我让他随意选择任何地段,很自然,他把最好的一块拿去了,我欣然同意。以后他如再碰见这样机会,1929 年密斯设计西班牙巴塞罗那城国际博览会德国馆(图20),用磨光贵重石板隔成流动陈列用地,被誉为空间构思独到境界,因而使建筑物木身成为主要陈列品。1934, 年他接办在德绍的“包豪斯’,被纳摔关闭校舍后他于1932 年随校迁柏林,直到次年停办为止,于1937 年去美国。
现代建筑在德国出现20年后,到1933 年纳粹执政时便销声匿迹,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即转向美国发展。现代建筑能在德国成长,主要是这国家经济状况20-30年代是欧洲最坏的,只有最简洁最质朴的建筑才有实现的可能,这也说明现代健筑那时在美国显得寒酸而遭冷眼,甚至被呼为“过大的汽车间,带腿的方纸盒,又白又冷的工厂”。直到格罗皮乌斯、密斯等人来美国教学,扩散影响,开展舆论,扭转社会偏见,这种保守落后态度,才逐渐被纠正过来。
来源:网络
相关标签>>